山东达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社会责任报告
一、企业概况
山东达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精细特种胺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创建于2008年,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297亩。主营产品有:1,2-丙二胺、一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三异丙醇胺、二甘醇胺、吗啉、双吗啉基二乙基醚DMDEE、2,5-二甲基哌嗪、TBEE、正己胺、正辛胺、乙胺、丙胺、丁胺等四大系列30多个特种胺产品。近三年销售收入7.32亿元,净利润1.25亿元。
达民化工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以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升级。近三年总研发投入达4500多万元。2009年公司应用自研的1,2-丙二胺气固相催化合成新工艺建设完成3000吨/年丙二胺生产线,打破了西方公司对全球丙二胺市场的垄断。2025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为企业丙二胺产品出具了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86.71%)的证明;1,2-丙二胺气固相催化合成新工艺在科技成果评价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滨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荣誉称号。荣获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绿色工厂、山东省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企业、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培育入库企业、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建有有机胺催化合成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及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科研平台。公司连续三年蝉联滨州市优秀企业家"金银铜"狮奖;拥有授权核心发明专利22项。其中《特种胺高效催化合成技术开发及应用》荣获2024年中国·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优胜奖。
公司近五年承担的省部级项目有四项:
(1)2022年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高选择性催化剂合成哌嗪及产业化,已完成项目验收);
(2)2023年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大连化物所李为臻教授);
(3)2023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高选择性二甘醇胺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4)2025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开发高效催化剂合成哌嗪技术研究)。
二、企业优势
(一) 产业链优势
(1) 公司构建了全球唯一的环氧丙烷-异丙醇胺-丙二胺绿色产业链,公司利用同园区内中海精细化工生产的环氧丙烷管道输送,在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与环保性。
(2) 日科精细化工副产的氢气管道输送到公司加氢氨化项目,应用于异丙胺、MIBK、异丙醇等产品,
(二) 在技术创新优势
达民化工具备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与完善的支撑体系。在特种胺生产技术领域斩获多项突破,累计申请专利4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余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2项,形成了坚实的技术壁垒。此外,公司还打造了“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研究中心”的创新矩阵,汇聚了以山东理工大学于如军教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为臻教授等一批顶尖水平的科研团队,为技术持续迭代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与平台保障,确保公司在技术创新道路上始终保持领先。
(三) 产品优势
公司凭借核心产品技术突破与全链条协同优势,在全球特种胺市场建立绝对竞争力。其以丙二胺、异丙醇胺为拳头产品,打破西方多年垄断:丙二胺通过自主研发的“气固相催化胺化合成新工艺”,纯度优于进口产品一个数量级,获评“山东省单项冠军产品”;异丙醇胺采用全球首创的 “低温低压高选择性催化生产工艺”,一异丙醇胺选择性超85%,成为公司第二个全球产能冠军产品。
在此基础上,公司以多元产品矩阵与全周期服务深度绑定下游需求,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除两大核心产品外,2023年新增的年产1.5万吨二甘醇胺产品,持续拓展日化、新能源、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形成“单点突破+多点支撑”的良性市场格局。
(四) 信息化建设优势
2025年9月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到企业进行视察,强调保持产品先进性,加快向高端化发展。公司在信息化建设中以“智能安全”为核心突破点,通过引入尖端技术设备成功实现了生产巡检的数字化转型。公司厂区已规模化应用智能四足巡检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搭载AI摄像头、Slam激光雷达导航及无线充电等核心技术,能24小时不间断监测人员不安全操作与设备异常运行状态,所有数据实时回传至智慧后台。针对生产装置分布特点,企业设置了5项专项巡检任务,用智能巡检替代传统人工每小时一次的巡检模式,每班次可减少1名巡检人员,3个班组累计替代3名员工,不仅规避了化工园区高温、高压、有毒环境对人工的潜在威胁,更消除了人工疲劳、经验差异导致的隐患漏检问题。
信息化技术的深度应用为达民化工构建了高效运营与成本优化的双重优势,形成“技术赋能-效能提升-成本降低”的良性循环。通过大模型训练对机器人进行场景适配与算法优化,使其具备自学能力,可持续迭代识别模型,配合自动无线充电功能实现无人值守续航补给,成为全天候可靠的 “安全卫士”。数据显示,智能巡检模式使事故识别效率提升90%,设备突发故障率、维修成本分别下降75%和40%,每年直接节省成本超100万元。这种以智慧平台为核心、智能设备为终端的信息化布局,既强化了化工生产的安全防线,又通过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提升了企业运营效能。
(五) 品牌建设优势
公司荣获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等滨州市首批“好品滨州”品牌名单。公司持续以“技术突破铸根基、品牌赋能拓市场”为核心路径,构建起兼具行业影响力与地域代表性的品牌体系。作为全球特种胺领域的领军者,其品牌内核深度绑定“打破垄断、自主创新”的核心价值。全球唯一的环氧丙烷-异丙醇胺-丙二胺绿色产业链,以及全球最大丙二胺、异丙醇胺生产企业的地位,奠定了“技术硬核”的品牌标签,丙二胺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90%的业绩更成为品牌实力的直接佐证。 2022至2024年间接连荣获滨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山东化学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工业互联网大赛行业赛三等奖等荣誉,形成多层级荣誉矩阵。品牌传播与市场渗透中,公司通过国际化战略布局强化全球认知,聘请专业人才对接国际市场,凭借过硬品质获得德国拜耳等国际巨头“优秀供应商”认可,同时依托行业展会与技术交流,将“诚信守约、品质至上”的品牌承诺转化为市场信任,构建起“国内标杆、全球认可”的品牌形象。
三、以创新驱动绿色生产,用责任铸就环保化工
公司将环保责任融入生产基建的全流程,以硬件投入筑牢污染防控底线。在项目建设中,公司始终优先配置环保设施,例如新建30t/h燃气蒸汽锅炉项目总投资490万元,其中专项环保投资达60万元,占比超12%,专门用于落实扬尘治理、噪声控制、污染物监测等多重防治措施。同时,公司严格遵循环境管理规范,不仅按要求储备事故应急器材与监测设施,防范环境风险,更主动履行持证排污、按证排污责任,从基建源头规避污染隐患,展现出化工企业对环保合规的严谨态度。
在生产模式创新上,以产业链重构实现环保与效益的协同发展,树立绿色化工标杆。依托全球唯一的“环氧丙烷-异丙醇胺-丙二胺”闭环产业链,公司通过管道直接采购园区内原料,彻底省去原料仓储与长途运输环节,既降低危险品转运风险,又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与污染。配合连续氨化、连续催化加氢等先进工艺,原料利用率提升至99.7%,从生产流程根源减少废弃物排放。这种“原料-中间产品-成品”的垂直整合模式,让绿色生产贯穿产业全链条,使厂区呈现出“院落精致、绿色满园”的生态景象,颠覆了传统化工企业的印象,充分践行了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通过技术迭代与责任践行,将环保价值延伸至行业与社会层面,形成示范效应。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绿色工艺,在打破西方技术垄断的同时,以更环保的生产方式推动行业转型——丙二胺生产成本较国外企业降低40%的背后,是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的双重下降,直接带动国内氨纶行业在绿色发展路径上降本增效;各种节能新技术应用减少蒸汽消耗,年节约蒸汽用量8000多吨。此外,公司主动响应园区集中供热规划,承诺在集中供热满足需求后停用自备燃气锅炉,以实际行动配合区域环保统筹,彰显了企业在环保责任上的主动担当与长远视野,公司荣获了“山东省绿色工厂”荣誉称号。
四、达民福利筑保障,技革新护安全,与员工共成长
公司将员工福利与责任待遇融入企业发展核心,构建起兼具保障力度与人文温度的体系,既筑牢权益底线,又赋能员工成长。在基础保障方面,公司严格落实法定福利,为员工足额缴纳五险一金,实行8小时工作制,保障法定节假日权益,同时提供加班补助、定期健康体检等务实福利,出纳等岗位薪资明确且可面议,每月16日按时发放薪酬,以规范保障增强员工安全感。在人文关怀与成长支持上,公司结合化工行业特性与员工需求,在重要节日发放1000元购物卡,并提供住房补贴等生活保障,组织员工参加学历提升工程,公司化工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达65%以上。用“硬件升级+专业提升+福利完善”等三重举措,彰显对员工权益与职业发展的深度担当。
五、反哺社会践初心,达民公益助发展
公司秉持“源于社会、反哺社会”的公益理念,将公益行动融入企业发展日常,聚焦民生帮扶与行业赋能两大方向持续发力。在民生关怀层面,公司积极响应地方公益号召,多次参与帮扶救助活动,例如通过捐赠物资、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为社区困难群体、乡村振兴项目送去温暖,助力解决群众实际需求;在行业公益领域,依托“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工程研究中心,公司主动分享技术成果,为行业内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与经验交流支持,推动特种胺领域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同时通过开放部分研发资源、开展技能培训等形式,为化工行业培养专业人才,以实际行动践行“大企业带动行业共发展”的公益责任,实现公益价值与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
六、上游稳供强根基,下游赋能拓市场,达民链动产业兴
在上游协同方面,公司以产业链核心地位构建稳定共生的供应生态,通过“园区内闭环合作”模式激活上游企业发展动能。依托全球唯一的“环氧丙烷-异丙醇胺-丙二胺”完整产业链,公司每年对环氧丙烷的需求量达4万吨,通过与同园区的中海精细化工建立深度合作,实现原料通过管道直接输送至生产车间,既为中海精细化工的环氧丙烷产品提供了长期稳定的销路,更推动其完成从“副产品配角”到“产业链主力”的转型,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支撑需求”的良性循环。同时,公司研发创新带来的产品体系拓展,进一步扩大了上游原料需求,为园区内化工原料企业创造了增量市场。
在下游赋能方面,达民化工以技术突破与产能优势为下游产业注入发展动能,推动产业链价值持续升级。其丙二胺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国内所有氨纶厂家均使用我公司产品,直接支撑了我国氨纶行业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的转型,让弹性服饰面料成本显著降低且供给稳定。一异丙醇胺产能占据全球30%份额,不仅作为核心原料保障自身产业链闭环,更广泛供应芯片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高端领域。此外,公司通过技术输出与产品创新,吸引绝缘部件、氨纶等下游企业向沾化园区集聚,助力区域形成“冠军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发展”的格局。
七、扩能拓品筑根基,科创资本强引擎,达民领行特种胺
在产能与产品布局上,公司以“扩能提质、品类拓展”为核心,持续巩固全球特种胺领域的领军地位。公司正全力推进7万吨高级胺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2026年实现特种胺产能10万吨、品种扩展至40多个。同时,通过技改升级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丰富高端特种胺产品线,覆盖电子化学品、新能源、医药等更广泛领域。
在技术创新与资本化运作上,公司正稳步推进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辅导工作,通过规范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加速技术转化与产能落地,为长期发展注入资本活力。
在产业链协同与区域贡献上,达民化工以“强链补链+价值共享”拓展发展边界。依托全球唯一的环氧丙烷-异丙醇胺-丙二胺绿色产业链,公司将深化与园区内中海精细化工等上游企业的合作,通过原料管道输送等模式强化供应链稳定性,同时带动下游绝缘部件、氨纶等企业集聚,助力沾化区形成“冠军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发展”的格局。在推动行业升级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增长与就业保障提供坚实支撑。
八、守法经营筑根基,诚信履约赢信赖,达民守正行远
在法律合规管理上,公司以“制度先行、全程把控”构建坚实法律防线。公司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从项目审批、生产运营到市场交易全流程,严格遵循《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例如新建项目必须完成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条件论证,生产环节严格落实持证排污、按证排污要求,员工管理中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保障法定劳动权益,从未出现重大违法违规记录,以刚性制度确保企业经营始终在法律框架内运行。
在商业诚信建设上,达民化工以“履约守诺、透明经营”树立行业信誉标杆。面对上下游合作伙伴,公司坚持“合同履约率100%、货款结算及时化”,与同园区中海精细化工的长期管道原料合作中,始终按协议保障采购量与付款周期,为供应商提供稳定合作预期;面向客户,公司公开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报告,承诺“试用失败全额赔偿”,针对特种胺产品“更换难”的特点,主动提供售后技术支持,凭借诚信经营获得德国拜耳等国际客户“优秀供应商”认证,连续多年无商业纠纷投诉。
在内部诚信文化培育上,达民化工以“文化浸润、机制保障”将诚信理念融入全员行为。公司通过定期开展法律培训、诚信案例宣讲,强化员工合规意识,例如针对采购、销售等关键岗位,建立“廉洁从业承诺书+定期审计”制度,防范利益输送风险;在内部管理中,实行“薪资透明化、晋升公平化”,每月16日按时发放薪酬,杜绝拖欠工资现象,同时设立意见反馈通道,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与诉求表达,形成“企业守诚信、员工讲合规”的双向良性互动。
未来,公司将通过推进7万吨高级胺、5万吨正丙胺丁胺、1万吨异丙醚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创新技术产业化,进一步扩能拓品,同时持续强化合规经营与诚信建设,在巩固全球特种胺领军地位的同时,冲刺北交所上市,为区域经济与行业升级贡献更多力量。